1.能吃到一块。2.能睡到一块。3.能玩到一块。4.能说到一块(你说起姜丰,他能马上接上茬)。5.吵架都能用母语(对方还都听得懂。中外婚姻夫妻双方吵架拌嘴少不是因为双方都讲理,而是因为懂得供吵架的词汇量太少)。
最后还说:“我跟我媳妇小母狼就是这么般配的。”最后这一句,幸福和臭美溢于言表!俺赶紧照着这个标准衡量了一下自己的婚姻,结果,糟了:
1.吃不到一块。
我是铁打的爱吃中餐,刚出国的时候还有志于遍尝各国美食,吃来吃去,还是有饭有菜、有荤有素的中餐最好吃。现在,除非是在学院吃或者formal hall(学堂晚餐),或者去鬼子朋友家,只要自己能做主,一律中餐。
平时家里我做饭,我做啥小里吃啥,但他比我吃得还少,说要减肥;可回家吃俺婆婆做的饭,他吃的是我的三到四倍,赖在桌子上,两眼放光,直吃到动不了,也不减肥了。要是中国妈看了,不知怎么心疼儿子兼痛恨媳妇哪。一出门我就责问他,他说这样回家咱们省了晚饭了。有一次,我生病,小里下厨,用牛奶煮虹鳟鱼给我吃(他认为超级营养),还用托盘给我端到床边,其实我也不是动不了,感人是感人,但是食物,一个词形容:难吃。
2.睡不到一块。
小里的作息时间和老年人差不多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;俺是相反,是典型的多年的夜猫子,愈夜愈精神啊。
但是鉴于老公上班辛苦,这点俺尽量迁就他了――既然吃的都是他迁就我。这样客观上有好处,俺驻颜有保障了。坏处是,他要是出个长差回家,我就跟倒时差似的。
3.玩……
小里说他是狗我是猫,他每天必须出门,就爱迈开大步在林子里狂走,不爱逛街;我也不爱逛街,就爱呆在家里,可以一周不出门,尤其冬天,家里暖暖和和,舒舒服服,干干净净,我为啥要去林子里狂奔呢?我高兴就陪他走走,不高兴就不陪。
我爱在家看碟,他爱去电影院看电影,他不肯自己去,硬拉我,我也就去了。他也陪我看碟,但是多以在沙发上睡着了告终(看中文片子他得看字幕或者听我蹩脚的同声翻译,估计特有催眠效果),还好他不打呼噜,等我看完,他再回到床上去睡,就算陪了我了。
我爱打“拖拉机”,他屡次提出学习(其实我看他也没诚意),都被我拒绝了。懒得培养新手,我都有固定牌搭子了;最主要的是怕他上瘾,那家里开牌局谁照顾茶水啊?有一个共同点不容忽视,我们都爱做家务,都爱做gardening(收搭花园,弄花弄草什么的)。一到周末,我家的劳动气氛就热火朝天,从来没有为家务活吵架过――但这是干活,不是玩啊,那不说了。
4.说不到一起。
我要是说雷锋,他能接上茬吗?
我说我的工作他还是接不上茬。我曾经以为他可以帮我改论文,事实证明是根本不可能的,我用的词他都没见过,还以为我错了。至于我做的东西,他也不明白,他还总问,其实,我最不爱跟不是同一领域的人讨论我做的东西,是根本说不明白的事。他做的事我也爱问,他就哇啦哇啦讲,但是下回我再问,他还得从头讲起,因为我听得懂但记不住。就连他的前女友们我好不容易记住名字了,但总还是搞错年代,这样倒是表面看起来,这对夫妻共同语言特多,除了睡着了,啥时候都在讲,两个话痨。
5.吵……
羞愧的是,我和小里丝毫没有比共同母语的夫妻吵架少。根本不必担心“都懂得供吵架的词汇量太少”,语境再一次在语言学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,比如我狮吼“狗P”,俺家小里完全明白那是啥意思。
结论是啥呢,总得总结一下啊。
结论:般配的夫妻是幸福的。不般配的夫妻也不一定是不幸的